太久沒寫部落格
好像都忘記如何編排
話說從去年7月到今年3月這段時間
開始認識黑翅鳶這種猛禽
剛開始那對由於種種因素
蛋始終沒有孵化
相隔數月於11月份又發現一對黑翅鳶
開始配對、築巢、孵育、孵化、育雛、離巢的過程
由於時間長久照了很多照片
保留約600張
但不可能把600張都po出來
以下擇要說明:
黑翅鳶. Elanus caeruleus
身長:31~37 cm 翼展:77~92 cm.
早年要看黑翅鳶得到金門,
1998年3月首度發現於新北市貢寮
2001年在雲林記錄到繁殖成功後,
自此黑翅鳶在台灣開始有拓展族群的趨勢,
直至目前大部分的縣市都可看到黑翅鳶的蹤跡。
黑翅鳶飛行時雙翅常呈上揚姿勢,
旋停技巧亦佳,配上黑白分明的羽色,
在野外辨識上並不困難。
主食鼠類的黑翅鳶,
是平原區的野鼠剋星;
然而其繁殖成功率並不高,
常因人為干擾或天災導致繁殖失敗。
所以發現這巢的當時
族群的攝友真是嚴加保護規範
絕不能太靠近巢位避免棄巢未能孵化前功盡棄
11月中旬開始雄黑翅鳶與雌鳶恩愛有加
當然天天去捕抓新鮮美味的田鼠
博取歡心
在母鳥坐巢(105.01.05)孵蛋時
更要保護巢位之安全
幾乎天天跟巨嘴鴉空中纏鬥
尤其雛鳥孵化後
打鬥更是激烈
如同功夫片裡的動作
在地面每看到打鬥場面
雖為黑翅鳶擔心
但每次都是打贏
無不鼓掌叫好
黑翅鳶雄鳥一隻可以同時跟好幾隻巨嘴鴉打鬥
架式就像葉問一樣
105.02.10農曆正月初三
推算應該孵化(如果幸運的話)
令人興奮的畫面
看到第一個小毛頭了
接連的二天
又多出2個小毛頭
這對黑翅鳶父母真強
一舉得三隻寶寶
而且都很健康
當爸爸真辛苦
不停地飛來飛去
看他空腳出門
回來時腳上遠遠就看到一條尾巴
老鼠也就這樣跟著飛來飛去
爸爸把老鼠頭吃掉
交給媽媽
媽媽吃掉前半部
後腿留給孩子吃
你看看1周大的雛鳥
一口吞下一大截老鼠
老鼠越來越少了
只好委屈附近的小鳥囉
雛鳥孵化這段時間
幾乎天天會過去看牠們一下
在105.03.06
無預警的情況
第一隻寶寶飛離巢位
沒有拍攝到離巢的照片
03.07早上在不錯的位置
剛好拍到二毛離巢的連續片段
飛呀~~~飛呀~~
可惜降落凸槌
父母立即趕過來
呼喚她用力爬起
黑翅鳶幼鳥瞳膜色偏黃褐,
而頭頂、肩羽及背部亦帶有黃褐色味。
26天的二毛長的真漂亮
下次不可能在這麼近看到你了
最後二毛在母鳥的帶領下
飛到安全隱密的地方
開始他們第二步的鳥生
我們也不要過度的去干預牠們的作息
不久就可以看到牠們翱翔天空